首页汉语词典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意思
xiāngmáodùn

自相矛盾


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
注音ㄗˋ ㄒ一ㄤ ㄇㄠˊ ㄉㄨㄣˋ

成语解释 自相矛盾

自相矛盾

词语解释

自相矛盾[ zì xiāng máo dùn ]

⒈  典出《韩非子》,某人卖矛又卖盾,说他的矛和盾都是最好的,当问及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如何”时,此人无以对答。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。

明显的自相矛盾。

paradox; a self-contradictory; be mutually conflicting;

⒉  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。

随着他越来越自相矛盾,斯特恩的文雅的、流畅的文风就消失了。

inconsequenc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、不相应合。

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於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”
《魏书·儒林传·李业兴》:“业兴 曰:‘圆方之言,出处甚明,卿自不见。见卿録 梁主 《孝经义》亦云上圆下方,卿言岂非自相矛盾!’”
唐 杨炯 《公卿以下冕服议》:“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,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袞名,岂惟颠倒衣裳,抑亦自相矛盾,此又不经之甚也!”
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更可厌者,‘之乎者也’,非理即文,大不近情,自相矛盾。”
毛泽东 《论持久战》一〇九:“英勇战斗于前,又放弃土地于后,不是自相矛盾吗?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,不是白流了吗?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。”

⒉  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。

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二年》:“今二宫危逼,猾寇滔天,臣子当戮力同心,岂可自相矛盾?”

国语辞典

自相矛盾[ zì xiāng máo dùn ]

⒈  语本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、互相抵触。

《韩非子·难势》:「人应之曰:『以子之矛,陷子之楯,何如?』其人弗能应也。」
《魏书·卷八八·良吏传·明亮传》:「辞勇及武,自相矛盾。」

言行一致

英语to contradict oneself, self-contradictory, inconsistent

德语sich selber wiedersprechen (V)​, paradox (Adj)​

法语se contredire, être contradictoire, être en contradiction

分字解释


※ "自相矛盾"的意思解释、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之所以会这样,是因为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,对那些特别飘逸的人总会有种特别的反应。但是,她们现在却被这些自相矛盾的信号冲突折磨的死去活来。

2.或许这又是件自相矛盾的咄咄怪事:我们自己感到形势逼人,时不我待,但我们的社会却发出这种信息,即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案能取代现状。

3.你是否觉得这句话有些自相矛盾呢。

4.安静并舞动?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
5.欧洲应避免向市场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,这对于解决欧洲债务危机、建立市场对欧洲问题解决的信心至关重要。

6.*弯当局时而说改善与大陆关系,时而又"废统",这真是自相矛盾。

7.如果自相矛盾,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。

8.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。

9.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,千万不可自相矛盾,以免授人以柄。

10.恋爱中人心思不定,说话自相矛盾是正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