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éngpái

藤牌


拼音téng pái
注音ㄊㄥˊ ㄆㄞˊ

藤牌

词语解释

藤牌[ téng pái ]

⒈  藤制的盾牌。古代作战时用以遮挡敌方兵刃矢石等的护身武器。圆形,中心突向外,内有上下两藤环,可容手臂挽入,并有横木,便于执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藤制的盾牌。古代作战时用以遮挡敌方兵刃矢石等的护身武器。圆形,中心突向外,内有上下两藤环,可容手臂挽入,并有横木,便于执持。

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兴珠 今老,然持藤牌而舞,辟易万夫,前跃八尺,后退一丈,不可敌也。”
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一个老战兵》:“他们学的是翻斤斗,打藤牌。”

国语辞典

藤牌[ téng pái ]

⒈  一种藤制的盾牌。轻而坚韧,可用来防御兵刃矢石,多见用于南方民族。

《宋史·卷四九六·蛮夷传四·西南诸夷传》:「至生南界斗满村遇夷贼二千余人,击之,杀伤五百人,夺梭枪藤牌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藤牌"的意思解释、藤牌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在这个日子里,我愿弃绝感情用事,紧握信德的藤牌,抵挡撒但在我心中一切的控告和暗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