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áo

一毫


拼音yī háo
注音一 ㄏㄠˊ

一毫

词语解释

一毫[ yī háo ]

⒈  一根毫毛。比喻极小或很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根毫毛。比喻极小或很少。

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。人人不损一毫,人人不利天下,天下治矣。”
宋 苏轼 《前赤壁赋》:“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如今 韩生 吉帖婚书,并无一毫虚谬。”
《镜花缘》第九五回:“向日在家屡要学剑,奈教师此道不精,不过敷衍教了两个势子,却是一毫无用。”
叶圣陶 《潘先生在难中》:“他更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,觉得回去终于是天经地义。便把恼恨搁在一旁,脸上也不露一毫形色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毫"的意思解释、一毫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阁下,若干年以前我自认与一切生物有亲属关系,并判定我比世界上最卑贱者好不了一分一毫。

2.尽管前进的道路上很多困难,却一丝一毫动摇不了大家的决心。

3.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历览古今多少事,成由谦逊败由奢。陈毅

4.春天真是太美了,它的美是含蓄的、羞涩的、高雅的,它美的自然、美的真实,美的洒脱,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,让我们赞美和拥抱这美丽的春天吧!

5.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,纯粹出于自觉自愿,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。

6.这些歌者,在他们的歌声里没有一点做作的表演,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,有的只是真诚纯朴、动人心肺。

7.环境于人的影响警句极大,亲师取友,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,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,万不要一事不管,一毫不动,专门只关门读死书。

8.又有鄙陋之见,检点细事,不忍小忿,故一毫之细,竟夕踌躇,一端之忤,终日粘沾恋坐,是所以忡忡也。

9.不以一毫私利自蔽,不以一毫私欲自累。

10.环境于人的影响名言警句极大,亲师取友,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,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,万不要一事不管,一毫不动,专门只关门读死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