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n

发心


拼音fā xīn
注音ㄈㄚ ㄒ一ㄣ

繁体發心

发心

词语解释

发心[ fā xīn ]

⒈  动念。

⒉  特指萌动善心。

⒊  发自内心。

⒋  开心。

⒌  犹决意。

⒍  佛教语。谓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。亦泛指许下向善的心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动念。

《汉书·淮阳宪王刘钦传》:“乃幸左顾存恤,发心惻隐显至诚,纳以嘉谋,语以至事,虽亦不敏,敢不諭意!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纔一发心,暗中神明便知。”

⒉  特指萌动善心。

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时 阿难 既闻仏语,遂即发心离諦,受已归依。”
《法苑珠林》卷七一:“人有见者,发心止恶,竟投钱物布施。”
元 张国宾 《合汗衫》第三折:“我这里跪在大街,望着那发心的爷娘每拜。”

⒊  发自内心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孙礼传》:“礼 为死事者设祀哭临,哀号发心。”

⒋  开心。

元 高安道 《哨遍·皮匠说谎》套曲:“走来的不发心,燋的方见次第。”

⒌  犹决意。

宋 刘克庄 《解连环·甲子生日》词:“已发心懺悔,免去猴冠,卸下麟楦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三二回:“只是 武松 做下的罪犯至重,遇赦不宥,因此发心,只是投 二龙山 落草避难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八回:“他既发心待去,偺等收完了秋,头口闲了,收拾盘缠,你俩口儿可去不迟。”
梁启超 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二回:“我国教育所以不能普及者,由于文字太难,本党发心研此问题,务必製出一种新文字,以便学界。”
艾芜 《荣归》:“两年前发心要做的事情,如今已像秋天的禾稻一般,成熟在眼前、足的下边了。”
许杰 《<明日的文学>自序》:“我之想发心写这一本东西,或者是我的忏悔。”

⒍  佛教语。谓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。亦泛指许下向善的心愿。

《法华经·从地涌出品》:“从谁初发心,称扬何佛法?”
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永明寺》:“﹝夹紵佛像﹞每夜行绕其座,四面脚跡,隐地成文。於是士庶异之,咸来观瞩。由是发心者,亦復无量。”
唐 刘长卿 《秋夜有怀高三十五适兼呈空上人》诗:“吾师几度曾摩顶,高士何年遂发心。”
元 无名氏 《射柳捶丸》第三折:“我做番将有名声,六韜三略不曾闻,本待发心吃斋去,则是无处买麵巾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八八回:“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……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《金刚经》。”

国语辞典

发心[ fā xīn ]

⒈  立下心愿。也作「发愿」。

如:「遭受落榜的打击后,他终于发心用功读书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发心"的意思解释、发心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与人交谈一次,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。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,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。

2.今天418,一股财运旋涡袭来!将刮起12级幸运风暴,随之金条倾盆而下,伴短时银币冰雹,财富暴涨千丈,请做好爆发心理准备!

3.韦驮菩萨住在前殿,每天看着僧人们往来背水,深为他们的坚韧不拔所感动,发心要帮信陡们解决吃水困难。

4.以大悲世尊的发心与愿力,终于使莫衷一是的人们得到并睹见《哲哲国王梦兆授记经》:迦叶佛告曰:哲哲王,汝之梦兆乃释迦佛教法历程之先兆。

5.读诵圣典虽然不多,可是遵照教法奉行,摒除贪欲、憎恨和愚昧,具有正确的智慧,心里没有挂碍,不贪恋今生和来世,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。

6.一个人一生之中若能见到其中任何一颗舍利,都是多生修来福报!若您见到了如来真身舍利,又能发心恭敬礼拜供养,必将福慧增长无量,业障消除,一生吉祥!

7.苏谢蔡不论发心于“胡马依北风”抑或“越鸟巢南枝”,其能量之迸发、效用之良窳都已有框架,亦即不论哪一位掌理民进党都难脱窠臼。

8.但是,如果是在心电循环周期的错误时期被撞击,往往就会触发心室颤动。

9.老年人如的确营养不足,亦可少吃多餐,以补不足。老人大饮大食,会引起冠心病发作,又会诱发心力衰竭,发生危险。切切注意。

10.同时,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,培育心灵,开发心智,在道德、文化、智能等诸多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