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jī cháng
注音ㄐ一 ㄔㄤˊ
繁体飢腸
⒈ 参见:饥肠,饥肠。
⒈ 飢饿的肚子。
引宋 陆游 《贫甚戏作绝句》之三:“飢肠雷动寻常事,但误生臺两鹊来。”
陈毅 《忆江南·赣南游击词》:“天将午,飢肠响如鼓。”
飢饿的肚子。饥,通“飢”。 唐 韩愈 《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》:“婪酣大肚遭一饱,饥肠彻死无由鸣。”
亦指饿着肚子。 宋 梅尧臣 《送苏子美》诗:“庐岳 趣最幽,饥肠看瀑布。”
⒈ 饥饿的肚子。
引唐·韩愈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〉:「婪酣大肚遭一饱,饥肠彻死无由鸣。」
宋·苏轼〈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〉诗三首之三:「夜来饥肠如转雷,旅愁非酒不可开。」
例如:「饥肠辘辘」。
1.在这一天,让饥肠辘辘的孩子们面对吊胃口的饭菜,克制食欲,宁可忍饥挨饿,也不去碰一下食物。
2.可是,做为一名饥肠辘辘、远道而来的吃客,为蝴蝶泉外的“洱海鱼”再坚持25公里,应该还不成问题。
3.他们又睡了一觉,等醒来后饥肠辘辘,痛苦不堪,汤姆坚信今天一定是星期二。
4.黄昏是归家的时候,是饥肠辘辘想吃晚餐的时候。
5.傍午,我就感觉饥肠辘辘了。
6.有的孩子不吃早饭,中午回到家已饥肠辘辘,长此以往就会有损健康。
7.在美国的城市里经常见到这样一种人,他们住在大街上,饥肠辘辘,无家可归。
8.帝昊赶了几天的路了,也是饥肠辘辘了,就坐到一个靠窗的座位要了几分酒菜吃了起来。
9.有的孩子不吃早饭,中午回到家已饥肠辘辘,长此以往就会有损健康。
10.一见钟情的爱从来不会发生在饥肠辘辘的早餐以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