亢极之悔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亢:至高的;悔:灾祸。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,否则会失败而后悔。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。
出处《周易 干》:“上九,亢龙有悔。《晋书 齐王冏传》:“今明公忘亢极之悔,忽穷高之凶。弃五岳之安,居累卵之危,外以权势受疑,内以百揆损神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kàng jí zhī huǐ
注音ㄎㄤˋ ㄐ一ˊ ㄓ ㄏㄨㄟˇ
繁体亢極之悔
感情亢极之悔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比喻盛久必衰。
近义词亢龙有悔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轻歌曼舞(意思解释)
- 流离琐尾(意思解释)
- 目光短浅(意思解释)
- 黄台之瓜(意思解释)
- 扫地出门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南辕北辙(意思解释)
- 浪费笔墨(意思解释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释)
- 压岁钱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有去无回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※ 亢极之悔的意思解释、亢极之悔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乱;使是非不清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秋水伊人 |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逢人只说三分话 |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 |
用心良苦 | 费劲心血 |
暮史朝经 | 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|
杜绝言路 |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|
春风风人 |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。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空谷传声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 |
出头露面 |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
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
毁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来不易的东西;一下子就毁掉了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有权有势 | 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 |
团团转 | 回环旋转,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兵微将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快人快语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