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响磬鸣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ōng xiǎng qìng míng
基本解释钟、磬:古代乐器。比喻事物内部之间存在的联系。
钟响磬鸣的典故
古代洛阳一个寺庙僧房中有一个磬,经常自鸣,僧人因此忧患成疾。他的朋友得知后,用锉刀将磬锉了数处,磬就不再自鸣了。原来是磬与寺钟的频率暗合,所以寺里击钟,磬便自鸣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钟响磬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在此一举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国家安危,在此一举。” |
大有可为 |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虽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为。” |
落叶归根 | 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38出:“落叶归根,丰城剑回。” |
苦尽甘来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 |
假公济私 |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 |
长夜之饮 |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齐威王之时喜隐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。” |
雪兆丰年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 |
投石问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 |